I'm Betty 展展|多元人生
0
  • 登入
  • 部落格
  • 關於我
  • 服務項目
  • 攝影
  • 註冊
  • 登入
  • 0
I'm Betty 展展|多元人生
  • 部落格
  • 關於我
  • 服務項目
  • 攝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人生體悟 (13)
    • 伴侶關係 (7)
      • 親子關係 (4)
        • 旅行生活 (3)
          • 哲學思考 (8)
            • 金錢思維 (3)
              • 工作日記 (3)
                • 關於情緒 (1)
                  • 一人公司 (4)
                    • 閱讀筆記 (4)
                      人生 (6) 獨立個體 (1) 伴侶關係 (3) 自由書寫 (1) 時間 (3) 旅行 (2) 生命 (3) 生活 (1) 親子關係 (2) 情緒 (1) 焦慮 (1) 壓力 (1) 自我覺察 (1) 哲學思考 (2) 人生問題 (1) 金錢思維 (2) 選擇 (1) 專業 (1) 傾聽 (1) 親密關係 (1) 個體 (1) 一人公司 (1) 思維 (1) 商業策略 (1) 賺錢 (1) 增加收入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擺脫知識焦慮:用「精益學習」走出資訊過載的困境

                      擺脫知識焦慮:用「精益學習」走出資訊過載的困境

                      2025 Oct 06 閱讀筆記

                      你是否也曾陷入「知識焦慮」的困境?收藏了無數文章、購買了大量課程,卻總覺得自己懂得越多,行動得越少,甚至因為待辦事項太多而不敢學習新知。

                      我閱讀本月社群選讀《Lean Learning》(精益學習)一書,書中的觀點深深觸動了我,並提供了一條擺脫「知識過載,執行太少」焦慮的清晰路徑。

                      今天,我想與你分享我的 4 個收穫:

                       

                      ▋用「精益學習 4 步驟」取代無效囤積,擺脫知識焦慮

                      過去我常處在「知識過載,執行太少」的焦慮狀態,認為自己執行力不足。

                      但深入檢視後發現,問題應該不在於「執行太少」,而是「資訊集結太多,延伸要執行的東西也變多,但做不來」而導致焦慮。

                      甚至之前還有一段時間,因為知道一閱讀,就有好多東西待執行,而不太敢閱讀….哈。

                      此外,資訊太滿,也容易造成分心。

                      《Lean Learning》提出的四個基本步驟,可以作為「知識過載」的解方:

                      1. 明確下一步你想完成的目標。

                      2. 只學習你前進所需的內容

                      3. 實踐你所學到的東西。

                      4. 回顧並重複,以優化流程、加深理解與技能。

                      這個循環讓我們專注於當下最重要的事,避免了因資訊過載而導致的分心和拖延。當目標清晰,學習就變得精準而有效。

                       

                       

                      ▋學到「下一步」就該行動,這就是暫停學習的時機

                      書中有一個概念讓我為之震撼:「當你透過學習知道下一步的行動時,就沒有繼續學習的藉口,而是要去付出行動去實踐它。」

                      這句話明確地指出了學習的「停止點」。我們不必等到學完一整本書、一整門課才開始行動。

                      只要知道了「下一步」是什麼,就該勇敢地放下書本,去實踐、去犯錯、去修正。

                      這也讓我聯想起 Alex Hormozi 的分享:「沒實踐就不能繼續讀下一本書。」

                      停止貪婪地囤積知識,轉而執行所學,才能真正從行動中獲得成長。

                       

                      ▋你不用孤軍奮戰,你可以為自己打造「冠軍團隊」

                      學習與實踐的路上,夥伴的支持至關重要。

                      《Lean Learning》提到的人脈支持網,讓我感觸極深。

                      今年,我在一口新飯的社群經歷完美印證了這一點。

                      透過主動貢獻與參與,我連結到一群居住在不同國家的優質夥伴,是那種我若飛去他的國家,覺得可以約出來見面聊天,且知道不會尷尬的那種友誼。

                      這些連結是長期建立起來的,例如跑 12 週計劃 program,隨便線上見面次數就超過 12 次,比自己生活中的朋友見面次數還多。

                      12 週小組成員延續下來,現在我們組成智囊團,固定每週都會線上會議一次。

                      這是我想要,但一直無發法實現的事,現在終於有了~~好感動也很珍惜😭

                      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同儕、導師還是朋友,一個強大的支持網絡,能提供的不只是知識,更是持續前進的能量與勇氣。

                      去打造你的冠軍團隊吧!

                      那如何開始?

                      我很同意那瓦爾觀點,建立關係的最佳途徑是「共同創造」,與其依賴閒聊或社交聚會,不如透過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專案來建立更深刻、更真實的連結。(例如我的冠軍團隊就是從一起進行 12 週計畫的夥伴來的)

                      在合作過程中,一個人處理壓力、應對挑戰的方式,以及他的真實能力與責任感都會展露無遺。這是在輕鬆的交談中難以觀察到的。

                      所以積極加入你感興趣的專案,或自己號召辦活動也可以。

                       

                       

                      ▋教學是最好的學習,啟動你的正向漣漪效應

                      從第八章「從學習到領導」,有一句我非常喜歡。

                      「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保持謙虛,並且始終致力於終身學習與領導」

                      終身學習已經在我生命的關鍵字裡, 但這句話尾巴它提到了「領導」這個詞,這讓我很受啟發!

                      就是如書中所說的,「你學到東西的時候,你去教導別人;當你獲得的時候,去給予」,這會加速自己的成長並產生漣漪效應。

                      某程度上來說你領導別人,同時也會領導了自己。

                      最近,我在網路上分享「12 週計畫」與「番茄鐘」的心得,「12 週計畫」那一篇更是意外獲得超過 30 次分享。

                      有人私訊謝謝我的分享,甚至有朋友因為我的文章而去參加了相關工作坊,並謝謝我散播的影響力讓她遇到一些很棒的人

                      創造正向的漣漪效應,這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

                       

                      ----

                      《Lean Learning》的核心並非要我們學得更少,而是學得更「精準」。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將這文章轉寄給你身邊那位「收藏了很多文章,卻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終結知識焦慮,用更精準的方式學習與成長。

                      Hi ,大家好,我是展展 Betty.  

                      一位喜歡用文字與攝影,記錄生命成長的人. 

                      是一名登山嚮導,喜歡多元,所以除了爬山外,現在關注主題 AI、投資理財、變美

                       ▪️ 喜歡書寫的主題:生命體悟、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個人成長、讀書心得、金錢思維、哲學思考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不要在你的人生中缺席,請 Show Up!

                        • 2025 Mar 12

                        為何我總覺得「不就這樣」?

                        • 2025 May 19

                        當選項都不完美時,該如何做選擇?

                        • 2025 Mar 12

                        「結婚適配量表」 婚前的準備度與適配程度

                        • 2025 Aug 11

                        單獨與孤獨的不同

                        • 2025 May 18

                        使用「自助旅行查詢框架」快速做完旅行功課與抓預算

                        • 2025 Jul 21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Betty 展展|多元人生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